西藏先锋建筑群
01 December 2011
 


文/宋敏
图片由标准营造(standardarchitecture)提供
编辑/文林

在有着独特而强大地域文化的西藏,张轲带领的“标准营造”团队用平视的理性态度,建造了一系列堪称纯粹的当代建筑,这些服务于当地居民和旅行者的小型项目,通过当地建筑材料和真实朴素的建造过程又自然形成了特殊的在地气质。

张轲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在西藏做建筑。2006年的一天,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欧阳旭邀请他和标准营造进当时的另一位合伙人侯正华一起去西藏旅游,第一次到西藏的张轲刚到就直接被带去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了三天,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回京后不久,欧阳旭打来电话,问张轲标准营造愿不愿意在大峡谷徒步线路上设计一些服务于当地居民和旅行者的小型建筑。对于这个要求张轲非常犹豫,哈佛毕业的他自2001年回到中国发展后已经在国内有了几个反响还不错的建成项目,但大多都在城市中,在西藏做项目让他担心的不仅仅是距离、大气、环境这些物理因素,更重要的是西藏有着独特而强大的当地文化,一不小心就会屈服于它,被牵着鼻子走。“这是一个危险的任务,弄不好会遗臭万年,把整个大峡谷的美景都毁掉”,然而考虑了许久张轲还是决定接受挑战。他是个喜欢挑战的人,就像标准营造这个名字一样,看似中规中矩,其实以此命名的真实原因却是他想做些不那么“标准”的建筑。要有挑战性这一条甚至还被他规定为承接项目的三原则之一(其他两条分别是:甲方是否和标准营造有相同的价值观、该项目是否真实可行)。另一个原因则源于他的自信:“如果我们不接,交给别的建筑工作室可能更容易毁掉。”

张轲认为,要想在西藏做建筑必须首先解决立足点的问题。因为西藏文化的特别与神秘,很多人对西藏都怀有一种莫名仰望的心态。或者相反,有一种自认为来自优势文化的俯视感。真正理性的态度是平视,既不仰望也不俯瞰,只有在平视之后建筑师才能更自由地去解决设计问题,这时你面对的不再是西藏建筑的问题,而是当代建筑的问题,只是它们恰好建在了西藏。

第一个建成的项目是位于大峡谷南迦巴瓦雪山脚下派镇附近的雅鲁藏布江小码头。设计首先从选址开始,理想的位置是一块水流不太急同时又有一定水深的河岸。张轲等人从派镇出发,沿岸一路向下游方向行走,大约走到两公里外的江面拐弯处发现了今天建成的这个位置。这里有四棵胸径都超过l米的挺拔的大杨树,旁边还有几块巨大的岩石,站在岩石上顺着江流的方向看过去,随时可以看到峡谷背后高耸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雪山。

建筑如何与周围景观融合是标准营造在西藏的项目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张轲说:“在西藏,每一座建筑都是景观,每一个景观都是建筑。这句话也许太绝对,但非常有道理。”因此,在选址这种通常不由建筑师来决定的事上,标准营造花了很多精力:这也得益于甲方的宽容,三天的徒步之旅让张轲和欧阳旭这两个同样都很理想主义的人互相了解,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欧阳旭几乎给了张轲和他的团队百分之百自由,以至于张轲笑称自己是“半个甲方”。

码头的规模很小,只有430平方米,功能也很朴素,主要为水路往返的旅行者提供基本的休息、候船、洗漱和恶劣天气下临时过夜等功能。码头建筑是江边复杂地形的一部分,一条连续曲折的坡道,从江面开始沿岸向上,在几棵树之间曲折缠绕,而后与两棵大树一起,围合成面向江面的小庭院。庭院由碎石铺成,可供游客休息观景。由庭院再向上,坡道先穿过上层坡道形成的一个挑空过道,经两次左转悬空越过自己,然后再次右转,在高处从两棵大树之间穿出,悬挑到江面上,成为一个“漂浮”的观景平台。码头的室内空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候船厅,一部分是售票处和守候人员临时卧室,分别利用地形和坡势隐藏在坡道的下面。候船厅面对的是低一点的小庭院和两棵大杨树,厅内有供休憩的条桌条凳和冬季烧火取暖的石头炉子,尽头是两个卫生间。售票处和临时卧室位于最高坡道下方,也就是悬挑的部分,卧室外有木质观景平台,视野很好,可以观察江面的船只情况和看到远处的雪山。

修建码头的全部材料都取自当地,并由当地工人按照当地的加工方式和建造方式完成。墙面和坡道的地面取自附近的石头,门窗和室内的天花、地面使用的则是当地松木。当地材料、当地方式、当地人工对标准营造来说最初可能有点无奈,条件所限只能使用低成本的材料和较为原始的建造手段,但实际上反而形成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在重重限制之下仍然能建造出很当代的建筑。这一原则也在以后的系列建筑中被延续下来。

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是继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之后,标准营造在西藏建成的另一个项目。虽然建成晚,但其设计工作其实开始得更早。和小码头一样,接待站的设计工作也先由选址开始,派镇就是这样被发现的。2007年6月,张轲等人从南迦巴瓦雪山脚下开始了雅鲁藏布江沿线约80公里的公路、水路交通设施踏勘工作,并没有详细的任务书,也没有确定的建筑选址,他们只知道要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雪山景区建造一个游客接待站。在精疲力竭地徒步走了三天的江边转经线之后,终于在地图上确定了接待站的详细位置,这就是派镇。

派镇的前身是经过雅鲁藏布江往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运送物资的转运站,有一个简易码头和几十户人家。由于是水路和陆路交通的交汇点,近些年派镇正逐渐成为林芝地区的一个旅游小集镇,这里不但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也是重要的宗教转经线——“转加拉”的起点,还是通往墨脱徒步旅行的出发点。接待站就坐落在小镇入口的山坡上,面对着雅鲁藏布江和公路的方向,紧靠着一条由多雄拉雪山融化流下来的溪流。接待站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功能较为复杂,包括一个大峡谷综合信息展厅、一组公共厕所、徒步装备及食品小卖部、背包客的行李物品存放处、网吧、急救医务室、大峡谷景区的售票检票点、旅游公司办公室和司机导游休息室等,同时还设置了一个为全镇服务的集中配电房。

从外形上来看,接待站很不显眼,它随行就势,几个高低不一、厚薄不同的石头墙体就像是从山坡的不同高度上随意生长出来的,墙体内部分为三层,是相应的功能空间。建筑的门窗和室内没有使用任何常见的“西藏样式”装饰,张轲希望南迦巴瓦接待站就是纯粹的当代建筑,如果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特殊的本地气质,他希望这种气质是通过本地材料和真实朴素的建造过程自然形成的,而非“乔装改扮”的结果。

从日喀则请来砌筑石墙的藏族工匠们也参与了设计,他们独特的砌筑方式给了张轲等人启发,接待站面向公路的挡土墙和一系列台阶正是建筑师与工匠们在现场边施工边设计出来的。

今年标准营造在西藏陆续又有两幢建筑建成,分别是尼洋河游客中心和大峡谷艺术馆。白色的尼洋河游客中心最初曾经试验过多种颜色,因为担心太过具象,最终还是选择了纯净而包容的白色。这种更纯粹的颜色强化了空间的几何转换,从日出到日落,当太阳从不同方向和高度照射过来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到建筑的魅力。在大峡谷艺术馆中,自然光的运用同样出色,展厅的每一个空间都结合展览墙和建筑结构空隙布置了多个采光天窗,因此很多展览甚至可以在完全不用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有很好的效果。窗户本身也是景观的一部分,艺术馆的开窗大小和位置经过仔细研究,每个独立的空间在保持连续完整的展览墙面的前提下都有一两个景观窗,而这些窗有的可以连成序列,这样参观者有时可能从建筑的一边透过连续的三四个景窗看到到远处的村庄、雅鲁藏布江和岸边的山峦,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洁白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雪山。

在正在建造中的背包客旅馆项目上,标准营造也准备借鉴大峡谷艺术馆的经验,将更多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尽量实现淡季时无需开灯的节能目标。目前背包客旅馆还没有图片可以公布,但据张轲的描述,是形似“九片小树叶”的小型建筑群,外形上要比以往更活泼。同时在建的还有位于尼洋河雅鲁藏布江合流处的娘欧码头,以及南迦巴瓦雪山脚下的格嘎温泉。其中温泉的方案尤其让人惊艳,虽然现在看到的还只是效果图。因为温泉所在的位置是雪山脚下的山谷中,设计就从景观出发,在山谷中挖洞建造。从建筑外围来看,除了穿透进地坪抵达温泉的通道,几乎无法察觉什么。温泉的设计体验注重保护性、流动性,以及对自然的呈现,围绕温泉周边的双层大型石墙不仅具有基本的建筑功能,也是一层内池与外界之间的保护性分隔:而内部泉池则沿着类似缘侧(engawa,日语中的建筑名词,附庭院房屋的外围走廊)的过渡空间移动,一条有遮盖的外通道链接温泉内的所有功能。这条路径围绕核心的泉池,以一系列分层的墙将其包围,并向天空开放,让人尽可能多地亲近自然,并在淋浴时也能享受到自然光。

未来标准营造还要在大峡谷一带设计建造公共汽车站、江边观景平台、温泉酒店等系列项目,这将会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唯一的遗憾是一旦交付使用,建筑物的外表和内在都不再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建筑师就好像是一个小说家,但与小说家不同的是,建筑师可以将想法变成现实。然而建筑师的可悲之处也在这里,当建筑变成现实之后又往往会被篡改。”尼洋河游客中心外面有一片稀疏的草地,张轲等人没作处理,因为他们觉得就那样子继续保持荒芜就很好,有着独特的韵味。使用者们并不理解这层用意,这片草地吸引了很多藏山猪过来吃草,为了不让它们过来,游客中心就在外面做了一个简易的栅栏。在游客中心和大峡谷艺术馆内部,使用者们也增设了不少东西,比如在很纯净的墙面上挂一面藏式毯子,在桌子和柜子上放了一些质量不高的旅游纪念品,馆门口不远处立了一些广告牌,等等。“基本上所有的建筑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真实的使用情况和设想的不一样,建筑交付后使用者会更随机地做一些事情。”虽然难以避免,张轲还是在积极地与使用者协调,“很幸运,我们和甲方的合作关系很好,提出意见后他们也愿意修改。这是很难得的,当时出于运营的需要他们不会考虑那么多,现在经过协商应该会变得更好。”
Copyright @ 2021 zao/standardarchitec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4575号